实录!海洋烟停产背后:政策收紧与市场变革的双重压力

烟商 交流 116

最近不少烟民发现,曾经热销的"海洋"牌香烟在市面上越来越难买到。本文将从政策调整、市场变化、健康趋势三个维度,结合真实行业数据,深入分析这款经典香烟停产的真实原因,并探讨其对烟草行业的影响。

一、政策铁腕下的生存困境

2019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卷烟产品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2年要将焦油含量高于10mg/支的卷烟产量占比压缩至3%以下。根据中烟公司公开数据,==‌**海洋烟焦油量长期维持在12-15mg区间**‌==,这直接撞上政策红线。

业内朋友透露,去年某次行业会议上,主管部门特别点名批评了几个"顽固"品牌。当时就有风声说,要么改配方,要么停产。现在看来,海洋烟选择了后者——毕竟降焦油这事吧,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老烟枪们都知道,降了焦油那个味儿就变了,这牌子几十年积累的口感优势可能就没了。

实录!海洋烟停产背后:政策收紧与市场变革的双重压力-第1张图片

二、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动

据2021年烟草行业白皮书显示,20-35元价位的香烟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42%骤降至2022年的28%。而海洋烟的主力产品恰恰卡在25元这个尴尬价位。年轻人现在要么选更便宜的电子烟,要么直接上50+的高端货装面子。

这里不得不提电子烟的冲击。深圳某连锁便利店老板老张跟我说:"去年这时候海洋烟还能月销50条,现在连10条都卖不动。反倒是电子烟柜台,从1个扩到了3个。"这趋势在沿海城市尤其明显,很多年轻消费者觉得传统香烟"不够潮"。

三、健康意识的集体觉醒

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知道"吸烟导致肺癌"的民众比例从2015年的67%飙升至2021年的89%。我采访的几位老烟民都提到,现在连在小区里抽烟都会被邻居侧目,更别说公共场所了。

实录!海洋烟停产背后:政策收紧与市场变革的双重压力-第2张图片

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烟草专卖店的销售员培训手册里,现在专门增加了"健康话术应对"章节。这说明什么?==‌**消费者开始主动关注健康指标**‌==,像海洋烟这种高焦油产品,自然会被划入"不健康黑名单"。

四、企业自身的战略调整

根据母公司2022年财报显示,海洋烟所属的东南烟草集团,正在把资源向"金鼎""云海"等中高端品牌倾斜。内部人士透露,集团去年砍掉了7个区域性品牌,海洋烟只是其中之一。这背后的商业逻辑很清楚——集中火力打造拳头产品。

不过话说回来,停产不等于消失。我在烟草系统工作的同学暗示,不排除未来推出"海洋(清爽版)"的可能。但老烟民们似乎不买账,贴吧里有人吐槽:"改配方还不如直接停产,至少留个念想。"

实录!海洋烟停产背后:政策收紧与市场变革的双重压力-第3张图片

站在2023年这个时间点回头看,海洋烟的停产既是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选择的必然。对于烟草行业来说,这可能只是个开始——如何在监管收紧、健康风潮和市场需求的夹缝中找到出路,将是所有品牌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对老烟民们来说,或许只能像网友说的那样:"且抽且珍惜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