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河北烟草专卖局领导班子的核心职能展开,详细阐述其在烟草产业链管理、市场监管、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工作重点。文章从领导班子成员构成、行业管理举措、服务地方经济实践等多个维度切入,结合真实数据和案例,剖析河北烟草行业在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探讨领导班子如何平衡行业效益与社会责任。
一、河北烟草专卖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分工
咱们都知道,烟草专卖局作为特殊行业管理机构,领导班子配置可是有讲究的。目前河北局领导班子由7人组成,党组书记、局长王**担任总负责人,分管全省烟草专卖、营销网络建设和安全生产。两位副局长分别主抓市场监管和卷烟物流,纪检组长负责党风廉政——这个架构既符合国家局要求,又结合了河北烟草市场的实际情况。
比如说主管市场监管的副局长张**,他手底下管着全省11个市级局的稽查支队,去年带队查获的假烟案值超过1.2亿元。有次在石家庄正定机场查获的跨境假烟案,光物流单据就装了三个纸箱,这事儿在行业里都传开了。
二、严把市场准入关的三大实招
第一招是许可证动态管理,全省8.6万户零售户每季度都要过"筛子",不符合布局规划的坚决清理。去年邯郸市就调整了1200多个零售点,把学校周边50米内的烟酒店都挪了窝。
第二招是电子结算全覆盖,现在98%的卷烟交易都通过银联POS机完成,资金流向清清楚楚。第三招是搞了个"云监管"平台,把全省2.3万个摄像头接进系统,重点监管大户的进货量,防止他们偷偷窜货。
三、打假打私专项行动的战术升级
要说这两年变化最大的,就是打假手段越来越高科技了。去年在保定查获的假烟包装机,居然能仿造12个品牌的防伪标识,要不是用上光谱检测仪还真看不出来。现在他们和公安搞了个联合研判中心,通过物流数据建模,能提前锁定可疑车辆。
还记得去年唐山破获的那个案子吗?不法分子把假烟藏在运蔬菜的冷链车里,结果被热成像仪逮个正着。这种"冷热交替"的藏匿手法,现在都成了培训稽查队员的经典案例。
四、服务零售户的便民新举措
领导班子这两年推的"放管服"改革确实实在。比如说办烟草证,现在手机APP就能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从原来的7项减到3项。还有那个"冀烟通"小程序,零售户查货源、看政策、学经营技巧都能搞定。
最让零售户点赞的是卷烟配送服务,疫情期间搞的"无接触配送"模式,配送员穿着防护服把卷烟放到指定位置,全程录像留证。这个做法后来被国家局当作典型经验推广,听说还上了行业内的内部通报。
、质量管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卷烟质量把控上,河北局可是下了血本。他们的质检中心买了台价值300多万的吸烟机,能模拟不同抽吸力度下的燃烧情况。去年抽检的1200批次卷烟里,焦油量波动控制在0.3mg以内,这个精度在全国都能排前。
消费者要是买到假烟也别慌,打12313热线20分钟内就有稽查队员上门。去年石家庄有个老大爷买了条假玉溪,不仅全额退了款,专卖局还奖励他500元举报费。这事儿经电视台报道后,群众参与打假的积极性明显高了。
六、行业转型与未来发展规划
面对电子烟新规,领导班子早就开始布局。他们在全省选了200家便利店试点电子烟专区,要求必须配备身份证识别器。最近还在谋划建设省级电子烟追溯平台,打算给每个烟弹都打上"电子身份证"。
数字化转型方面,河北局正在开发智能终端系统,准备把全省零售户的进销存数据都接进来。这个系统要是搞成了,不仅能实时监测市场动态,还能预测各地区的卷烟需求波动,听说项目预算批了8000多万呢。
总的来说,河北烟草专卖局领导班子在行业管理和服务创新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从市场监管的科技赋能,到便民服务的细节优化,处处体现着这个特殊行业管理者的智慧与担当。当然,烟草行业的发展永远绕不开控烟这个社会议题,如何在经济效益和公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可能正是领导班子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