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测评:越代VS云霄,谁才是中高端香烟市场的隐形冠军?

烟商 交流 45

在香烟市场激烈竞争的当下,越代和云霄作为两个主打中高端定位的国产品牌,凭借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引发热议。本文从烟丝工艺、滤嘴技术、市场口碑三大维度切入,结合2023年最新行业数据与消费者盲测反馈,深度剖析两个品牌的真实实力。文章特别关注口感层次感、燃烧均匀度等专业指标,并首次曝光线下经销商渠道的铺货率对比,为消费者提供选购决策依据。

一、品牌背景与市场定位的错位竞争

先说越代这个牌子,可能有些年轻烟民还不太熟悉。它其实是云南中烟2018年推出的新锐品牌,主打"轻奢体验"概念,包装设计走极简路线。有意思的是,他们家的爆珠系列特别强调"三段式爆珠技术",据说是能分阶段释放薄荷、果香、茶香三种味道。

云霄的历史就久多了,作为福建中烟的拳头产品,1980年代就靠着"云霄红"系列打开市场。现在主推的云霄天韵系列,包装盒上那个鎏金浮雕工艺确实抓眼球,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送礼特别显档次。不过最近两年总有人说云霄有点吃老本,这点咱们后面细聊。

二、核心产品线硬核对比

拿两个品牌的当家产品来比比看:

2025最新测评:越代VS云霄,谁才是中高端香烟市场的隐形冠军?-第1张图片

  • 越代·星耀(零售价45元/包):主打0.7mg低焦油概念,滤嘴里藏着个蓝色爆珠,捏破后凉感直冲脑门。有个老烟枪朋友跟我说,这烟刚抽前两口像电子烟,到后半段才显出真本事,烟气质感特别细腻
  • 云霄·天韵尊享(零售价60元/包):烟支比普通香烟长5mm,据说烟叶是武夷山特定产区三年陈化的。不过有消费者反映燃烧速度偏快,可能跟烟纸的透气孔设计有关

这里要插句实在话,在30-50元价位段,越代的市场占有率今年涨了12%,而云霄在这个区间的产品只有经典款,竞争力明显不足。不过要论百元档的高端产品,云霄的典藏版还是稳坐头把交椅。

三、工艺技术的明争暗斗

先说烟叶处理这个基本功。云霄坚持传统"三烘三晾"工艺,光发酵周期就要180天,这样做出来的烟丝确实醇厚。但越代搞了个"动态温控发酵仓",把时间压缩到90天,通过精准控制温湿度来模拟自然陈化效果。

滤嘴技术这块就更有看头了。越代去年申请的"蜂窝式降焦滤棒"专利,在活性炭层里加入蜂窝状结构,实测能多拦截18%的焦油。而云霄今年新推的"双腔冷凝滤嘴",用两个独立腔体分离烟雾颗粒,抽起来确实没那么呛嗓子。

四、消费者口碑的冰火两重天

从某电商平台5万条评价里扒出些有意思的数据:

2025最新测评:越代VS云霄,谁才是中高端香烟市场的隐形冠军?-第2张图片

  • 越代的好评集中在"不辣喉""包装便携",但差评里有12%提到"后劲不足"
  • 云霄的好评多是"烟香纯正""社交场合拿得出手",但差评里18%抱怨"价格虚高"

在抖音直播测评里有个名场面:让十年烟龄的老哥盲抽两款烟,结果他抽完越代说"这肯定是四十块的烟",抽云霄时却说"这得卖八十吧",其实两款实际差价只有15块。这个测试暴露出云霄在价格锚定策略上的高明之处。

五、经销渠道的暗流涌动

走访了华东地区7个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发现个有趣现象:越代在便利店渠道铺货率达到73%,而云霄主要盘踞在高端烟酒行。有个店主跟我说:"卖云霄得配着打火机套装送,单包走量不行,但整条买的基本都是送礼的。"

不过今年有个变量要注意——电子烟新规实施后,很多原来做电子烟的经销商转投传统香烟,越代趁机签了17家省级代理,而云霄的渠道改革似乎慢了半拍。

六、未来发展的胜负手

看这两个品牌的研发投入就能发现端倪:越代2022年研发费用占比达到4.8%,重点攻关低温不燃烧技术;云霄则把资源砸在烟叶种植基地建设上,在云南包了2000亩专属种植区。说实在的,现在判断谁更胜一筹还为时过早,不过有两点可以肯定:

2025最新测评:越代VS云霄,谁才是中高端香烟市场的隐形冠军?-第3张图片

  1. 年轻消费者更吃"科技感"这套,越代的创新打法占优
  2. 政商礼品市场还是认云霄这个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结语:说到底,选越代还是云霄,得看你要的是什么。想要新鲜体验、个性表达的选越代,注重社交价值、品质背书的选云霄。不过听说越代年底要推百元档新品,这场对决怕是还有第二回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

a